人这种动物比起别的动物来,更容易适应各种环境。
也许在去除对奢侈品的追逐,只从生存必需品来说,人所需的东西真的少的很,抛出口味执着和体验的欲望,
人可以通过很少的花费即可在世界里生存下去。
就拿我自己来说,一日三餐的资金也只在三十元以内,如果是都在家里吃饭的人,他们所需的可能会更少,这
得说明一下,我是素食生活,在抛开口味之类的追求,一个人吃饭的开销大概在10-15元,更有很多人天天吃泡面也可生存很久,你看人如果抛离社会的主流价值,单纯从生存的地步考虑,一月不过500元伙食费便可生存的不错。
那么另外几样必须品,住所,被褥,衣服,日用品。这些大多为周期性用品,如果按极简主义的理念,如非必要,勿增实体。那么很大可能,一两年内不需要重新添置衣服被服,日用品本身价格偏低,周期性增加一个季度估计100元足够,男性的话,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住所可能是大头了,在一线城市,一月成本在1500-3000不等了,这个要看居住的环境了,跟梭罗相比他盖起来一间房屋不过28块有余,从这个对比来看,时代变化,社会的发展,好像从某个角度来看,并没有降低人们的生存成本,反而增加了很多。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值得玩味。
所以不管梭罗的时代,还是当下的时代,生存的成本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低很多。梭罗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劳动外,剩下了大把的闲暇时光,他沉入到了思考的世界,这个好像跟他的性情有关,闲暇不空虚,过得自由充实,也有了瓦尔登湖的存世。
回到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丰盈除了金钱外,还能简简单单,做一个大自然中的过客,吃饱睡够之时,便觉神清气爽,人生的行程,有何必匆匆忙忙。有时候我在想,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的差距除了知识,还有智慧。当我们装的知识越来越多,智慧慢慢的被挤出边界,竹轮上的仓鼠,以为自己在转动世界,不过是跟着世界陪跑,总有一天会筋疲力尽,到头来依然还是仓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