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栝蒌实配以薤白,则开胸散结、通阳利气,以疗胸痹。
(闻雷或炮被惊,心下漾漾作痛,此肝阳上逆,不容升达也,养血平肝治之)逍遥散去柴胡加钩勾、丹皮。
论曰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之脉,盖手少阴心之经。五脏六腑君主之官也。
精神所舍,诸阳所合,其藏坚固,邪气未易以伤,是以诸邪在心,多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其候不一,有寒气卒客于脏腑、发卒痛者,有阳虚阴厥,痛引喉者,有心背相引,善螈伛偻者,有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者,有急痛如针锥所刺者,有其色苍苍,终日不得太息者,有卧则从心间痛、动作愈甚者,有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者。或因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若夫真心不痛,痛即实气相搏,手足厥冷,非治疗之所及,不可不辨也。
《难经》云∶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行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苦心痛也。洁古云∶其治在足少阳二阴交。仲景太阴证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四逆吴茱萸汤。
阴维为病苦心痛,若手足厥逆,危候也。
中医网 - 外台秘要-心痛方八首 (zhongyi.com)
《病源》心痛者,由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
又心为火,与诸阳会合,而手少阴心之经也,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其痛引喉是也。
又诸脏虚受病,气乘于心者,亦令心痛,则心下急痛,谓之脾心痛也;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肾之经,足少阴是也,与膀胱合,膀胱之经,足太阳是也,此二经俱虚而逆,逆气乘心而痛者,其状下重不自收持,苦泄寒中,为肾心痛也。
诊其心脉急者,为心痛引背,食不下。
寸口脉沉紧,苦心下有寒时痛。
关上脉紧,心下苦痛。
左手寸口脉沉则为阴,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出第十六卷中)。
心痛者,心为阳脏,胃阳不足,而阴寒乘之也。攻之则气益伤,补之则气益滞。先用川椒一味,作汤时饮,俟其心阳流通,后以八味丸治之,下元气足,则真火能升,寒邪自退。生地心痛有属心火者,宜茯苓补心汤发之;有属寒水乘心者,茯苓、甘草伐其水邪
中医网 - 严氏济生方-心痛论治 (zhongyi.com)
夫心痛之病,医经所载凡有九种∶一曰虫心痛,二曰疰心痛,三曰风心痛,四曰悸心痛,五曰食心痛,六曰饮心痛,七曰寒心痛,八曰热心痛,九曰去来心痛。其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食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夫心乃诸脏之主,正经不可伤,伤之则痛,若痛甚手足青过节者,则名曰真心痛,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若乍间乍甚成疹而不死者,名曰厥心痛,不过邪气乘于心支别络也。寸口脉紧,心脉甚急,皆主心痛。又有痛甚而心脉沉伏者有之矣。
王叔和云∶心腹痛,脉沉细瘥;浮大弦长,命必殂。治法当推其所自而调之,痛无不止矣。
又论∶夫心痛之病,有真心痛,有厥心痛,心乃五脏六腑之所主,法不受病。其痛甚,手足青而冷者,名曰真心痛,此神去气竭,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或六淫七情之所伤,五脏之气冲逆,其痛乍间乍甚成疹而不死者,名曰厥心痛,此皆邪气乘于心支别络也。大抵痛为实痛宜下,寒宜温,温利之药,却痛散主之。若妇人血刺心痛仓卒,取功效之速,立应散主之。
其诸心痛各方审处而用之,以平为期。
夫妊娠心痛者。此是风邪痰饮。乘于心之经络。邪气搏于正气。交结而痛也。若伤心正经而伤心伤损
治妊娠心痛。或两胁胀满。不下饮食。槟榔散方。
夫妇人血气心痛者。由脏虚。气血不调。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成疹暮发
治妇人血气攻心痛。面无颜色。四肢不和。当归散方。
当归(三分锉微炒) 槟榔(三分)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桂心(三分)蓬莪术(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妇人血气壅滞。攻心疼痛。没药散方。
没药(半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赤芍药(一两) 牡丹(一两) 桂心(一两) 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治妇人血气攻心痛。发歇不定。乌药散方。
乌药(一两) 蓬莪术(一两) 桂心(一两) 当归(一两锉碎微炒)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治妇人血气攻心疼痛。及一切积冷气痛。阿魏丸方。
阿魏(一两面裹煨面熟为度) 当归(一两锉微炒) 桂心(一两) 芎 (一两) 青橘皮(一两焙干微炒)豆蔻(一两去上件药。捣罗为末。先以醋一升。煎阿魏成膏。和药末。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又方。
当归(三分锉微炒) 吴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桂心(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生姜热酒调下一钱。
治妇人血气攻心。疼痛不止。牡丹丸方。
牡丹(一两) 桂心(一两)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热酒下十丸。
大小诸证方论 > 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
心乃神明之君,一毫邪气不可干犯,犯则立死。经年累月而痛,邪犯心包络也,但邪有寒热苍术(二钱) 白术(五钱) 当归(一两) 肉桂(一钱) 良姜(一钱)〔水煎服〕此方治寒邪犯包络也。
又方
大小诸证方论 > 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久病心痛方
如热邪犯包络,见水喜悦,手按之而转痛也。方用∶白芍(一两) 黑栀子(三钱) 当归(三钱) 生地(五钱) 陈皮(八分) 甘草(一钱) 水煎服寒热二症,皆责之于肝也。盖肝属木,心属火,木衰不能生火,则包络寒矣,是宜补肝而邪
《病源》心与小肠合为表里,俱象于火,而火为阳气也,心为诸脏主,故正经不受邪。
若为邪所伤而痛则死,若支别络为风邪所乘而痛,则经久成疹。其痛悬急懊者,是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拥瘀生热,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出第十六卷中)。
仲景《伤寒论》,心下悬痛,诸逆大虚者。桂心生姜枳实汤主之方。
桂心(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炙)。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忌生葱。(《范汪》同,出十五卷中)。
《肘后》姜附丸方附子(二两炮)。 干姜(一两)。
上二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四丸,酒饮并得,日三服。忌猪肉、冷水。(本方云,治心肺伤动冷痛,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疗人心痛懊 闷,筑筑引两乳,又或如刺,困极。桂心汤方。(通按∶音绢,躁急也)。
桂心(半两)。 茱萸(二两)。 芍药(三两)。 当归(二两)。 生姜(半斤无生姜,以干姜五两代之)。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服一升,昼三夜一,良有验。忌生葱。(出第八卷中)。
《千金》心下痞,诸逆悬痛。桂心三物汤主之方。
桂心(二两)。 胶饴(半斤)。 生姜(二两)。
上药切,以水四升,煮二味,取三升,去滓,纳饴,分三服。忌生葱。(出第十三卷中)。
中医网 - 奇效良方-心痛门(附论) (zhongyi.com)
中医网 - 肘后备急方-治卒心痛方第八 (zhongyi.com)
中医网 - 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 (zhongyi.com)
中医网 - 医学从众录-附录备用方 (zhongyi.com)
中医网 - 丹溪治法心要-心痛(第四十二) (zhongyi.com)
中医网 - 黄帝内经太素-厥心痛 (zhongyi.com)
中医网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心痛论第二十 (zhongyi.com)
中医网 - 金匮要略方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zhongyi.com)
中医网 - 金匮要略浅注-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zhongyi.com)
中医网 - 金匮要略心典-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zhongyi.com)
中医网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 (zhongyi.com)
中医网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所因心痛证治 (zhongyi.com)
中医网 - 辨证录-心痛门(六则) (zhongyi.com)
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干姜(炮) 浓朴(姜制,锉,炒) 草果仁 缩砂仁 神曲(锉,炒) 麦 (炒) 橘红良姜(锉,炒) 甘草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热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歌曰 痹而气塞又何施。枳实辛香三两宜。橘用一斤姜减半。气开(则)结(自)散勿迟疑。受业林礼丰按。胸痹胸中气塞者。由外邪搏动内饮。充塞于至高之分。闭其气路。非辛温不枳实水邪水行而酌
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者。此汤主之。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歌曰 心悬而痛痞相连。痰饮上弥客气填。三两桂姜五两枳。祛寒散逆并攻坚。
元犀按。心下痞者。心阳虚而不布。阴邪僭居心下而作痞也。尤云。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
壮阳姜、
胡椒七粒,枣子十四个去核,用水同煎干,去椒服之。
治心痛甚效,妇人尤效,服数次可以除根。
荔枝核(一两二钱炒) 木香(七钱不见火)共研末。米汤或开水,或酒下二钱。
此胎气不顺,宜用顺胎散∶草果一个,元胡八分,五灵脂一钱,滑石八分,酒煎,半饥服。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九般心痛及脾痛,上脘穴中宜用针。
脾败还将中脘泻,两针成败免灾侵。
上脘∶在脐上五寸。直刺三寸半,看虚实补泻。
中脘∶在脐上四寸。法用草从鸠尾下至脐,折中是穴。直刺二寸五分,灸五十壮止。补
中医网 - 针灸甲乙经-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zhongyi.com)
厥心痛与背相控,善如从后触其心。
偃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痛痛如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太阴;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阳;
心痛引小腹,上下无常处,便溲难,刺足厥阴;
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击阴阳左右如此。
中医网 - 针灸素难要旨-十三、心痛 (zhong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