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5日
摘录自“事不过三”的邮件订阅
我常常以为看书就要看最经典的,那些时下的,新鲜的,往往不值得多花时间。但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阅读方法,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偏见。
他的信息管理有两条:
他的策略,很像是塔勒布的反脆弱策略:
一端是极度保守
一端是极度冒险
一端关注不变, 一端关注急剧的变化。
一端是充足的知识储备,一端是各种大胆的想法。
一端是下限,一端是上限。
不变的常识,用来守住自己。变化的内容,用来跟上趋势。
只关注经典一端,是一种鸵鸟埋头策略,忽略了外面的世界。
只关注剧变一端,是一种追新策略,无法建立知识网络。
它们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互相校验的关系。
旧理论,用来解释新现实。以及,新现实,能否反过来修改旧理论。
(写于 02.21,改于 02.21)
他的这个方法,带来的第二个启示是,中间的信息,可能是最没价值的。
因为,它既不是需要费时良久才能掌握的经典信息,也不是需要进入特定圈子才能了解的前沿信息。
有趣的地方在于,中间的信息,往往也是被最多人知道的信息。
在信息管理这件事上,有些信息是恒星,有些是行星,还有些是流星。
行星围绕着恒星转,而流星划过之后再也不见。
区分哪些是恒星,哪些是行星,哪些是流星,则是每个人的智慧。
(写于 02.18,改于 02.21)
如果你也想找到自己的恒星和行星,有这么一个觉察练习。
当你打开任何一个信息应用时,可以是微信,可以是社交媒体、RSS 等。
快速刷里面的标题,但不点开内容,只记下自己想打开的标题。
找到大概 10 条左右,停下来。把它们罗列在一起。
剩下是最重要的部分,问自己:
我为什么想打开看看?是凑热闹看八卦,还是感觉它和自己的某个困惑有关?我好奇的是什么?我想解答的困惑是什么?
这里面可能藏着你了解自己的线索。
(写于 02.18,改于 02.21)
先写到这,祝你晚安。